【课题】
大班科学——皮搋子大力士
【教程简解】
皮搋〔chuāi〕子是用来疏通下水管道的工具,吸附挂钩则可以吸在光滑的墙面上挂东西,它们的工作原理都是借助了大方压强的变化。日常常常会出现很多好的教育契机,只须大家擅长发现,抓住这类教育机会,就会让婴幼儿获得更多的科学重点经验。皮搋子和吸附挂钩都是日常孩子们容易见到的工具,结合主题《工具用处大》,设计了本节活动,旨在让婴幼儿一直在玩中学、学中玩,知道皮搋子对吸附物体表面的需要,通过游戏让婴幼儿集体验证、感知体验皮搋子家族不同成员的吸附力。
【目的预设】
1.感受皮搋子和吸附挂钩的吸附力,发现他们更容易吸附在光滑的物体表面。
2.初步知道吸附与空气之间的秘密。
3.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能大胆表达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重点、难题】
重点:感受皮搋子和吸附挂钩的吸附力,发现他们更容易吸附在光滑的物体表面。
难题:初步知道吸附与空气之间的秘密。
【设计理念】
《3-6岁儿童学习与进步指南》中关于科学范围的目的及教育建议明确指出:婴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起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探索中有所发现时感到开心和满足。因此大家要擅长发现和保护婴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借助自然和实质生活机会,引导婴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质操作进行科学学习,积累科学重点经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过去说过:生活即教育。所有些课程都要从婴幼儿的实质生活和经验中来。皮搋子和吸附挂钩源自生活,是婴幼儿常常看到并喜欢尝试的事物,因此他们对活动内容肯定非常有兴趣。
这节活动就是遵循如此的理念来设计的,结合婴幼儿的实质生活经验,并在实质操作中获得科学经验。简而言之:
1.教学内容来自婴幼儿生活;2.教学形式游戏化、自主化;3.探究操作符合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设计思路】
大班婴幼儿好奇心强,有肯定的探索能力,同时又知道一些空气的常识,让大班的婴幼儿去探索皮搋子的奥秘,符合婴幼儿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基于如此的想法,设计了这个活动,1、二环节试图让婴幼儿在玩皮搋子和吸附挂钩的过程中初步知道吸附与空气之间的秘密(光滑面更容易吸附,通过挤压吸盘使其中的空气排出才能吸附,让空气进来便能使吸盘轻松与物体分开),充分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第三环节则通过游戏让婴幼儿集体验证、感知体验皮搋子家族不同成员的吸附力;最后环节让婴幼儿知道吸盘在日常的妙用,使婴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得到进一步扩展。
【活动过程】
1、摸一摸,哪儿能吸住。
1.出示皮搋子及吸附挂钩。
2.婴幼儿尝试将吸附挂钩或者皮搋子吸在各种不同材料的物体上,如幕布、桌子、凳子、地板等。
教师可鼓励婴幼儿在吸附过程中用手触摸各种物体表面。
3.交流推荐。
师小结:皮搋子和挂钩更容易吸附在表面光滑的东西上。
2、尝试一下,如何吸与分。
1.教师提出问题:
(1)如何让吸盘吸附在某个表面上?
(2)如何才能将它们轻轻松松地拿下来?
2.婴幼儿探索验证吸盘吸附及与物体分开的秘密。
3.婴幼儿交流我们的发现并进行演示。
师小结:用力挤压吸盘使其中的空气排出,吸盘就能牢牢地吸附;当空气进入到吸盘中,就能轻轻松松地让吸盘和物体分开。
3、比一比,哪个的力气大。
1.教师提出问题,请婴幼儿猜想:吸附在黑板上的挂钩力气有多大?能挂多少瓶水呢?
2.婴幼儿集体验证:教师将便捷袋挂在吸附挂钩上,请一名婴幼儿往里面放瓶装水,一同验证吸附挂钩的力气。
3.游戏比赛:《小小搬运工》
婴幼儿分两组接力,将两个筐里的东西逐一用皮搋子和吸附挂钩运到对面,最早将筐里的东西全部运到对面的一组为胜利方。
4.交流推荐。
婴幼儿交流在比赛中用皮搋子家族成员搬运物体的方法,教师总结。
4、想一想,妙用皮搋子。
1.教师介绍皮搋子及其家族成员在日常有哪些用途。
2.PPT展示:皮搋子家族成员做成的挂衣架、手机撑杆、艺术品、体育器械等图片。
小结:看了皮搋子家族的超能力,相信大家还能想出更多的妙用!